2023年1月5日,学校召开2022年度质量诊改工作总结暨2023年质量诊改推进会议。学校领导及全体中层干部出席会议。会议由质量办公室主任张建军主持。
会议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和推进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等文件精神,与会人员对深化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理解和认识。
会议听取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五个诊改责任部门和各质量保证主体二级学院2022年度推进诊断与改进工作成效情况的汇报。
会议全面总结和回顾了我校2022年度诊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扎实成效,对2023年学校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做出了方向性安排。


会议认为2022年我校各项质量诊改工作推进扎实有序。一是两链目标认识清。首次将“学校十四五”规划与全面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到质量诊断与改进范围,明确目标链和标准连,确保全年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比以往质量诊改成效有很大提高。二是质量诊改覆盖面有明显提升。通过牵头部门汇报数据可以看出,课程达标率和学生参与率有很大提升,尽管与我校最终达标率有一定距离,但是诊改过程和数据更加丰富和有效,为促进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一定基础保障作用。三是诊改能力有所提升。2021年成功接受自治区首批质量诊断复核,2022年深化诊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全体师生员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促使质量诊改工作再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对诊改概念认识更加清晰,诊改过程中骨干队伍得到锻炼,更加深刻认识质量诊改内涵意义。
会上,陈光校长对全校各质量保证主体认真落实诊改制度,按照8字形诊改螺旋单元实施诊改取得的诊改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深化诊改工作存在的问题,他表示这是质量诊改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也符合质量诊改发展工作规律。一是信息化数据更新不及时、模块不够完善。诊改数据获取不能直接实现自动化,影响诊改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求由信息中心牵头,各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和联奕公司配合召开座谈会,解决信息平台常态化问题,按照前期设计平台方案尽早解决,针对后期改进信息平台功能和丰富模块内容等问题列入二期建设当中;二是覆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对质量诊改工作的认识,诊改是全校人人参与的重要工作,要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和全人员,建立“三全”育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各部门和学院要将从不同层面进行诊改,将质量管理体现在日常各项工作中,以常态化诊改促进我们各项工作发展;三是诊断改进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定期发布督导月报和邀请专家讲座等多方位来大力营造现代化质量文化,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四是提高绩效考核分值。质量诊改成效将与年终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相结合,奖优罚劣,质量诊断最终目的落实在绩效考核上。

会议最后要求,学校将以本次质量诊断为抓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扎实细致做好下一步诊改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诊改理念要入脑入心,关键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各部门要用诊改理念去指导工作,要用诊改角度落实工作,尤其是诊断初期要从有型向有效转化,覆盖向渗透转变,最终形成质量文化。二是坚持目标导向。以学校“十四五”规划体系为本年度诊改工作基础起点,系统构建诊改工作目标和标准链。在吃透、消化上级文件精神基础上,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深化诊改方案。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教育质量。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质量诊断才有显著成效,同时重结果更重过程,继续常态化开展质量诊改工作,全面建设质量文化,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